《唐宫夜宴》为什么火了?

Tips:如果使用中遇到了问题,请手动返回并刷新页面,也可以联系最右侧的客服微信。我们将在工作日内尽快回复。祝君好运!

来源:文艺报

2021新年伊始,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女子群舞《唐宫夜宴》在河南卫视春晚首播之后,经过网络的二次传播,在全国引起热议。笔者认为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文化、科技、政策、市场、创作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互相作用形成的。

首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导致的。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成为主流话语系统里的高频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在201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主流话语的力量是强大的,近几年来就电视媒体而言,诞生了《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一批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口碑俱佳的节目,一改过去读书节目、文化栏目小众高冷、门可罗雀、难以为继的局面。

现代中国的迅速发展虽然得益于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引进,但蓦然回首,人们发现能够抚慰心灵的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的基因也许会沉睡,但不会一直不醒,流淌在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强大,随时可能会被唤醒,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所以,唐宫小姐姐不管是在郑州、洛阳还是西安,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中,所以一出现就让人认同欢喜。同时,传统文化回归培育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越来越多的孩子玩着飞花令的文字游戏;穿越回汉唐的古装照风靡一时;故宫修文物也引起人们的热议;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随处可见;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已成为新时尚……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欣赏、仿效、展示、传承,生生不息。

大众审美的培育,也自然而然地培育了文化消费市场。近几年来传统文化消费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仅以汉服市场而言,据估算,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

由此看来,谁说文化只是“软”实力呢?文化的实力也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才是更持久的竞争力。

第二,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先进的5G、3D和AR技术,让现实舞台与虚拟影像交错呼应,节目以博物馆为背景,俏皮可爱的唐宫小姐姐们在赶赴宴会的路上,穿梭于叠加的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备骑出行图》《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文物影像之间,舞蹈、工艺品、音乐、绘画等等不同时期、不同艺术的美,穿越千年万年呼啸而来、美不胜收,产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力,观者仿佛在现实与历史之间不断穿越,享受着身临其境的美的历程。文化与科技跨界融合,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并得到完美呈现。

第三,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唐宫夜宴》的主创团队来自郑州歌舞剧院,郑州歌舞剧院自建院以来一直以“追求经典、创造美丽”为己任,舞剧三部曲《风中少林》《水月洛神》《精忠报国》均属古典舞,题材都来源于中华文化厚土。十几年来一贯的创作风格和长期积累,为《唐宫夜宴》的创作提供了积淀和营养。

《唐宫夜宴》在舞蹈创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题材厚重,内涵丰富。据舞蹈编导陈琳介绍,这个舞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唐三彩,多年出国演出的经历让她对中国元素格外敏感,在创作采风时看到博物馆里的唐三彩色彩绚丽,很多人物造型生动有趣,这让她萌发了围绕唐三彩创作舞蹈节目的想法。舞蹈从化妆、发式、服饰、色彩、道具(乐女们手持缩小版的笛子、箜篌、琵琶、铙钹等乐器)、舞台背景、灯光等,都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了高度还原,让人耳目一新。

二是表现诙谐,人物鲜明。该舞蹈的整体风格是轻松幽默的,舞蹈中14名憨态可掬、圆润讨喜的“唐宫少女”形象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打动了人心。这是整个舞蹈最大的亮点,最别开生面之处,是创作者的大胆突破和创新,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对追求和谐典雅的古典舞的一种“叛逆”,而这种叛逆正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为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提供了别有趣味的艺术体验。

舞蹈是一种直观又抽象的动作语言艺术,好的舞蹈是能让人看懂的,它的肢体语言甚至比话语描述更能直入人心、从而达到心灵相通,这是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吸引人的是故事,打动人的是情感。”这个节目的成功,就在于坚持高水平表演的前提下,更多关注和表达了普通人的情感元素。“观众感兴趣了、看进去了,就会进一步关注和了解作品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元素,作品就有了生命力,文化就得到了传播”。

(0)

大家喜欢

客服
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