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母亲的诗句 歌颂母亲的诗歌有哪些

千百年来,以歌颂母爱为主题而广为流传的诗歌,首推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短短的三十个字,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衣的场景,针针线,密密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挂念与期盼。诗歌语言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而深厚。

此诗的作者孟郊出身贫寒,两次科举考试都落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考中进士,被派往溧阳担任县尉,这首诗就作于他即将赴任接母亲一起前往之时。此时的诗人年近半百,历尽人世沧桑,尤觉亲情的可贵,诗作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读来亲切温馨,感人至深。

1992年香港曾经举办”我最爱的十首唐诗”活动,最后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名列榜首。这首诗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学生优秀读物,由此可见此诗影响范围的广泛,是难得的歌咏母爱的佳作。

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最为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这首《送母回乡》写于作者母亲去世之时,当时李商隐刚在秘书省任职不到一年,母亲就因病去世,作者悲痛之余写诗描写母亲生病的过程,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沉痛与悔恨交加的复杂感情。

豫章行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发成斑。

这首《豫章行》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之手,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为了平定叛乱,各地都在不断征兵。李白到达豫章时,恰好亲眼目睹了新征入伍的士兵与妻儿老小分别时的凄楚场面,其中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白发苍苍的母亲送别儿子时的痛哭哀号。

感情丰富、长于纸笔的李白一时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长诗。

一反往日作品的想象飞扬、奇伟瑰丽的特点,李白的这首诗着力写实,描写出一副老母与孩子分别之时”呼天野草间”的悲怆场面,作者因同情而生的哀怨与悲苦之情跃然纸上。

遣兴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遣兴,有写诗来消遣的意思,《遣兴》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乱军所擒,思念家中亲人时所写。

骥子,是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诗的前两句称赞宗武的聪明,三岁时就知道问家中来客的姓名,还会背杜甫写的诗。可惜世道不太平,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又贫困,全家都要靠他们慈爱的母亲才能够支撑下去。

“怜渠小”、”仰母慈”等用语,罕见地流露出了诗人对没能尽到家庭责任的愧疚之情。

杜甫的妻子杨氏,是弘农县司农少卿杨怡之女,她嫁给杜甫的时候,杜甫30岁,杨氏比他小十几岁,当时还不到20岁。据记载杨氏一共生育了5个儿女,杜甫一向在外宦游,家庭贫困和杨氏在家独力支撑的窘况可想而知。

这首诗中,虽然只有一个字提到杨氏,但是作为诗人妻子、5个孩子母亲的杨氏终于难得地在杜甫的诗中露了一面。

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

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

不见丁宁嘱早归。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去疾,他生活在唐文宗时期,819年(元和十四年)进士,曾经担任过邕管副使的官职。《全唐诗》录了他13首诗作。

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读诗还是要读白居易,主题明确,文字浅显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长。白居易的作品言浅意深的特点非常突出,常常在浅显易懂的文字中蕴含着深长的寓意,这首《慈乌夜啼》同样如此。

慈乌,是一种体型较小的乌鸦,具有母慈子孝的美德。诗中提到的吴起,是战国时的鲁国名将,他为了追求功名,母亲死了也不回家料理丧事。他的老师曾申(曾参的儿子)知道这件事后,就和他断绝了来往。曾参,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当时有名的孝子。

诗歌前半段用大量笔墨描写了慈乌失母后夜啼的情状,运用吴起、曾参两个典故,借慈乌自喻,寄托了”舐犊情难报,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所以当父母健在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奉养老人,使他们颐养天年,才是最好的选择。

不然,空留悲哀凄怆的诗歌,又有何益呢?

(0)

大家喜欢

  •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

    2022年3月15日
    0401
  • 激励努力上进的文言文名句 励志文言文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5…

    2022年3月15日
    01.2K
  • 买椟还珠文言文寓意及赏析 买椟还珠译文

    买椟还珠原文 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

    2022年3月15日
    0166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赏析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2022年3月15日
    0216
  • 完璧归赵原文及翻译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文言文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

    2022年3月15日
    0519
  • 投笔从戎翻译及赏析 投笔从戎文言文

    【成语】投笔从戎 【释义】戎:军旅。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

    2022年3月15日
    0966
  •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 养竹记文言文阅读译文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

    2022年3月15日
    0750
  • 五官争功文言文翻译 五官争功小古文

    五 官 争 功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

    2022年3月15日
    02.3K
  • 赵襄主学御翻译赏析 赵襄主学御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襄主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③与子期逐④,三易⑤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⑥,术⑦未尽⑧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⑨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⑩于车,人心调⑪于马,而后可…

    2022年3月15日
    01.1K
  • 三人成虎寓意及道理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庞葱与太子①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

    2022年3月15日
    01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