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送别的注释和译文 于易水送别古诗译文

骆宾王画像

今天要讲的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于易水送人》。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跟亲人朋友告别时写的诗。题目里的易水,是古时候一条河流的名字。于易水送人,就是在易水河边送别。

我们先来读一遍这首诗,看看诗人骆宾王是怎么跟朋友告别的。

于易水送人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骆宾王在易水河边送朋友离开,他想起当年,勇士荆轲和燕国的太子丹也曾经在这里告别。当时荆轲非常激动,诗人用了一个词“怒发冲冠”,意思是头发竖起来顶着帽子,形容一个人非常愤怒、情绪激动。回忆完这件事情,诗人很感慨,他接着写“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意思是,当年在这里告别的人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今天的易水河还跟当时一样冷冰冰的。

讲到这里,问题来了。骆宾王不是在易水河边送朋友吗,他怎么光想别人的事,一句跟朋友告别的话都没写呢? 别急,听完这首诗背后“荆轲刺秦”的故事,你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战国时期,秦国的国王嬴政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到处攻打别的国家,眼看就要打到燕国了。燕国的太子名字叫做“丹”,丹知道自己打不过秦国的军队,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派一位勇士去教训教训秦王,给他点颜色看看,逼秦王把抢到的地盘都还回去,不许再攻打别的国家。

可是,到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位勇士呢?这时候,有人给丹推荐了一个名叫荆轲的人。荆轲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刺客,是个武林高手。

听说太子丹要派自己去收拾秦王,荆轲想了想说:“哎呀,想到秦王身边可不容易,保护他的人那么多,我得先想办法取得他的信任,这样才能接近他。”

为了得到秦王的信任,荆轲准备了两件礼物,一个是燕国的地图,还有一个是秦王正在抓捕的樊於期将军的人头。荆轲要带着这两样东西,假装去给秦王送礼,这样就有机会靠近他了。

光有礼物不够,还需要一件能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的武器,不然赤手空拳地怎么吓唬秦王。于是太子丹找到了天下最锋利的刀送给荆轲,这把刀很小,可以藏在地图里。礼物有了,武器也有了,太子丹还给荆轲派了一位名叫秦舞阳的助手,帮他拿拿东西、打打架什么的。

到了出发那天,太子丹带人在易水河边给勇士荆轲送行。送行的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这是跟死者告别时才有的礼仪。为什么穿成这样呢?因为荆轲要做的事情非常危险,很可能会牺牲生命,大家在这里永别,见最后一面。

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演奏了非常悲伤的乐曲,荆轲跟着曲子唱起歌来,他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思是,大风把易水河吹得寒冷无比,我这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

在场送行的人听了荆轲的歌心里既难过又感动。荆轲在人们眼里是一个大英雄,明知道有危险却依然勇敢地去面对。人们盼望荆轲能完成任务,也希望荆轲能安全回来。

就这样,勇士荆轲在易水河边告别朋友,踏上了去秦国的道路。秦王嬴政听说荆轲和秦舞阳带着礼物来到秦国,非常高兴,同意跟他们见面。

宫殿里,荆轲和秦舞阳捧着给秦王的礼物站在台阶下,这时候他们离秦王已经很近了,只要再近一点就能完成任务。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秦舞阳紧张起来,他被秦王的威严和身旁的士兵吓得浑身发抖,再这么抖下去,秦王会起疑心的。

聪明的荆轲赶紧把地图从秦舞阳手里拿过来,对秦王说:“大王别见怪,请您原谅这个人,他没见过什么世面,胆子太小啦!”

秦王想了想,说:“算了,本王不跟他一般见识,你代替他把地图拿给我看吧。”

荆轲捧着地图,一步一步靠近秦王,在秦王面前慢慢把地图展开,突然,他趁秦王不注意,“嗖”一下把藏在地图里的刀子拔出来向秦王刺去,秦王吓得赶紧跑到柱子后面躲起来。俩人一个跑一个追,眼看荆轲就要抓到秦王了,这时候旁边的医生为了救秦王,朝荆轲扔来一个包裹,荆轲伸手一挡,脚步慢了下来,被秦王一剑刺中,倒在地上。

故事的最后,勇士荆轲没能完成任务,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再也没能回到燕国。虽然失败了,但是荆轲勇敢的精神一直被人们称赞,荆轲刺秦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好了,故事讲完了。想一想我之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骆宾王在这首送别诗里,一句告别的话都没写呢?

虽然骆宾王没写什么告别的话,但是他通过这首诗把我们带回了易水河边,带到了当年荆轲和朋友们告别的地方。诗人的心情和当年的荆轲是一样的,既有对朋友的不舍,也有勇敢面对困难的决心,这样的告别方式,比直接写出送别的话更有力量。

诗人的感情,你体会到了吗?

(0)

大家喜欢

  •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

    2022年3月15日
    0276
  • 激励努力上进的文言文名句 励志文言文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5…

    2022年3月15日
    0984
  • 买椟还珠文言文寓意及赏析 买椟还珠译文

    买椟还珠原文 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

    2022年3月15日
    0116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赏析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2022年3月15日
    0168
  • 完璧归赵原文及翻译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文言文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

    2022年3月15日
    0392
  • 投笔从戎翻译及赏析 投笔从戎文言文

    【成语】投笔从戎 【释义】戎:军旅。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

    2022年3月15日
    0536
  •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 养竹记文言文阅读译文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

    2022年3月15日
    0292
  • 五官争功文言文翻译 五官争功小古文

    五 官 争 功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

    2022年3月15日
    01.4K
  • 赵襄主学御翻译赏析 赵襄主学御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襄主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③与子期逐④,三易⑤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⑥,术⑦未尽⑧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⑨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⑩于车,人心调⑪于马,而后可…

    2022年3月15日
    0862
  • 三人成虎寓意及道理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庞葱与太子①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

    2022年3月15日
    01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