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草的诗句有哪些

早秋秋草古诗五首:莫为登临动惆怅,每缘萧瑟蕴青葱

一说起秋草,人们就会想起那风中枯黄的芦苇,风也萧萧,发也萧萧。仿佛无草不黄。

但实际那是文学和概念里的秋草,往往将焦点凝固在晚秋或者深冬。

实际秋天是低矮草木的又一个春天,当大量的树木落了叶子之后,反而给了林间的草本以阳光雨露,很多在夏天蛰伏干枯的小草又重新探出脑袋来,装点着长亭路,大秋原。

只不过此时的草,因为气温的下降,空气的幽凉,给人视觉上是有别于春天的那种热情而独有冷碧,但这样的草却是早秋一道美丽的风景,装点斑斓的秋色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汉末的《古诗十九》,写了早秋出城门的那种飒爽清凉。

东城的墙如此高长,连绵的城墙望不到边际。

我走出城外,看到一望无际的原野,风从西面吹来,在墙根回旋。

我看了一下,那原野又长满了绿色的荒草啊。

是的,此时的秋草,不但繁茂而且碧绿,原因我也讲了,是秋天的气候使然。而此时很多树木都开始凋零,人的视觉反而更容易被土地上的草本吸引。

但明显,这是夏天暴晒荒芜的野地,此时因为秋气秋雨秋露而呈现出一种秋天的绿。

诗人当然重点是季节变化折射岁月的流淌,虽然秋草绿了,可是时光也过去了呀,那种悲情只能寄托在漫无目的的散步里。连秋草的绿色因为人生忧患,也是伤心碧吧。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

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唐朝冯延己《菩萨蛮》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就算是雕梁画栋,也难免那雨后草长石缝,苔满台阶。

丈夫外出,或者做官或者经商或者当兵,但女子得固守庭院。想必这不是普通人家的庭院,因为有长长的回廊和甬道,连接外界。但是那个爱人久久没有回来,为他准备的道路上,已经长出了秋草。

新生的秋草是绿的,那是谁的相思延续到远方,又或者是谁的相思归来?

我喜欢这首诗的寂寞和静谧。躺在寂静的房间里,用眼角的余光去看那秋草,格外迢递凄冷。而一枕凉梦随着青草的摇曳,去往有他的路上。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那鹦鹉鸟关在锦绣的笼子里,埋怨着黑夜的漫长,但是锁住的笼子飞不出呀。

分明看见风自半夜吹来,吹动了层层下垂的帷幕,分明看见了像霜一样的月光照见了庭院。

那凌晨的露珠再美,也不是圆而固定的珠子,那琴弦久以不弹,因为琴弦断了。

而关于团圆,那邈远的现实和梦境,有什么区别?

这是被抛弃的人生还是丈夫已经亡故?这是主动的悼亡还是被迫的孀居?

都不知道,所知道的,是贵族的女子,躺在秋草摇曳的庭院里的屋子,宛如秋草一样的灵魂迷离幽歌。沉落的是现实,升起的是柔韧的如灵魂一样的秋草。

”风欺露压夕阳烘,极目平芜远道中。

袍色旧来人白发,烧痕新处树丹枫。

宾鸿影澹还辞北,天马蹄轻早向东。

莫为登临动惆怅,每缘萧瑟蕴青葱。“宋朝·冯浩《秋草》

但是总有人不同,有人看到秋草的凄凉,有人看到的是秋草的柔韧。

来吧,让我们以更广阔的视觉来感受秋草。

这卑微的秋草风露欺压,太阳烘烤,但是仍旧连绵不断地在平原远道上。

我的衣裳和秋草一样老绿,我的头发比白霜还白。

但是我看见秋草就是被烧过之后,也用自己养护着那秋天的一树树丹枫。

秋草在无尽的田野尽头送着南归的大雁,秋草在道路上承托着南来北往的马蹄。

不要因为秋天登上高楼,为秋草的卑微而伤感,你看看,只有秋草,每到萧条的秋天,还蕴含着独特有生命力的青葱感,那是坚韧不屈服的生命。

这首诗很动人,写的是秋草,也是写的磨难但不放弃的人生。尽管风露欺凌,尽管人行马踏,尽管野火焚烧,秋草却永远有青葱的生命力,哪怕只剩下草根。

秋草不需要你的同情,但不妨用你的生命和它共情,那才是最大的赞美。

”护虫吟月苦,衬马滑蹄行。

萤火烧难死,霜花落也生。

谁伤当路践,自怨不春萌。

独有秋江上,离离关客情。“明朝·雪溪映《秋草》

雪溪映不是别号,是一位僧人。这首诗从僧人的眼光看秋草,别有一种角度。

那秋草有情,护住了秋天的草虫,不叫它们悲啼在月下,没有遮蔽,那秋草有情,承托马蹄,避免它们打滑。

秋天的萤火烧不死清美的秋草,就算是清霜落下,那秋草该绿还绿,该生还生呀。

秋草忍受着人们在路上的践踏,没有埋怨,或者有怨言,只是惆怅自己没有生在春天,因为春天有更多的风景,更温润的气候,不像现在清冷在风中。

但是有人是爱着秋草的,那外出颠沛的游子,看见秋草,就想见了家园,想见了自己多难的生活。只有吃过苦的人,才会爱惜秋草吧。那矗立在江上的秋草,如何不是人的一生?

这并不是禅诗,没有禅诗那种神秘,但是这分明是一首禅诗,所谓僧人的宏愿,不过是利乐一切有情。

总有人安于并实践秋草一样的人生,因为在更卑微处,体会着大爱和慈悲。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

人间空唱雨霖铃。“清朝·纳兰容若《浣溪沙·》

为什么选择这首诗,是因为里面有个生与死的问题。杨玉环的生命坠落,但是秋草却从死亡地带长了出来。这首词最美的就是这第一句。

有人看到的是死亡,纳兰性德看到了什么?是死亡,也是灵魂的重生。只是相比人间的死别,这种秋草生,更加凄迷。

又是一年七夕节,高大的梧桐,湿冷的月亮,是唐玄宗暮年的沉痛,人亡情在,记忆不死,那年和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盟下世世为夫妻的誓言。

那么为什么说”秋草生“有重生之隐喻呢,因为最终唐玄宗相信杨玉环成仙,那洪都道士带回杨玉环的信物,证明所言不虚。也给了凄美爱情故事如梦如幻的团圆尾巴。

无独有偶,纳兰性德也是在妻子死后的七夕,梦见了妻子和他海誓山盟。

虽然人间的死亡是莫大的悲痛,但总要相信,灵魂自有秋草一样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凄凉也是凄凉的安慰呀。

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初秋的草,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坚韧和相思,甚至在古诗文中,秋草代表着灵魂和情感的不灭。无草不黄的秋天,草的生命力一直都在,在初秋青青的嫩叶上,在晚冬的草根里,在灵魂和心灵的深处。

你也来写一首秋草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0)

大家喜欢

  •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

    2022年3月15日
    0276
  • 激励努力上进的文言文名句 励志文言文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5…

    2022年3月15日
    0984
  • 买椟还珠文言文寓意及赏析 买椟还珠译文

    买椟还珠原文 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

    2022年3月15日
    0116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赏析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2022年3月15日
    0168
  • 完璧归赵原文及翻译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文言文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

    2022年3月15日
    0392
  • 投笔从戎翻译及赏析 投笔从戎文言文

    【成语】投笔从戎 【释义】戎:军旅。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

    2022年3月15日
    0536
  •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 养竹记文言文阅读译文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

    2022年3月15日
    0292
  • 五官争功文言文翻译 五官争功小古文

    五 官 争 功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

    2022年3月15日
    01.4K
  • 赵襄主学御翻译赏析 赵襄主学御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襄主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③与子期逐④,三易⑤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⑥,术⑦未尽⑧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⑨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⑩于车,人心调⑪于马,而后可…

    2022年3月15日
    0862
  • 三人成虎寓意及道理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庞葱与太子①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

    2022年3月15日
    01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