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三首的译文 清平调三首李白原文和翻译

Tips:如果使用中遇到了问题,请手动返回并刷新页面,也可以联系最右侧的客服微信。我们将在工作日内尽快回复。祝君好运!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一个站在唐诗最高峰的男人,睥睨天下。心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本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踏上“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人生路。手持美酒随手一挥就是半个盛唐。

前段时间品史君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关于李白“藏头诗”的盘点。像什么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还有明星大咖的命运沉浮,都暗藏在这些诗中。这些诗其实都是网友们的“恶搞”,水分很大,根本不像“诗仙”李白的水平。

在品史君看来,李白的诗清新脱俗,但不乏许多“马屁诗”的出现。年轻人嘛,谁不希望自己可以实现人生的理想?同时,作为一个读书人,十年的寒窗苦读的坚持,为的就是一朝成名天下扬。李白在初到长安城的时候,写了三首这样的诗,谁曾想最后成了预言诗的存在

天宝初年,李白被唐玄宗召入皇宫,任翰林待诏。当时唐玄宗和杨贵妃正在后宫赏花,宫中的伶官们准备跳舞助兴。这时唐玄宗摆摆手,说召李白过来,用诗词代替旧乐。在这样的景色下,李白才思敏捷随手一挥,三首《清平调》成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首先是对杨贵妃的赞美,看到天边的云彩,就想到了杨贵妃的衣裳,看到这里的牡丹花就想起了杨贵妃的容颜。随后又是把唐玄宗一顿夸,贵妃受到君王的宠爱更为美艳,对二者的感情还是一个间接的赞颂。好家伙,这谁招架得住?

看样子是一首唯美之作,在仔细分析之后却令人感到恐惧。诗的后两句中说这样的人在瑶台(神仙居处)才能见到,可一个大活人就在眼前为何要这样讲?安史之乱爆发后,杨贵妃被唐玄宗在马嵬驿杀害。因为心心念念的贵妃离去,唐玄宗请所谓的神仙“施法”,与其相见。

《清平调·其二》

如果你觉得第一首是牵强附会,那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首: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现在只要提到杨玉环这个人,脑海中就会自觉浮现出第一句诗。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甚至赵飞燕都比不上她。赵飞燕体态轻盈瘦弱,其实是在暗讽杨玉环的丰满和唐玄宗被色诱。最终的结局是什么?红颜祸水

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李白预言的真实性,因为杨玉环的美丽,唐玄宗后期耽于享乐,甚至民间还流传“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说法。同时还任用其弟杨国忠,安禄山因为和他结下的梁子发动了安史之乱,整个大唐从此也由盛转衰。一切的一切也都是因为杨玉环

《清平调·其三》

如果让品史君形容第三首诗的话,我认为是“诡异”: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在品史君看来,预言终究是预言,真实性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诸位在阅读的时候,还请保持一个态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信则有不信则无。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你认为呢?

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沦陷,他们一同逃到了马嵬驿这个地方。此时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唐玄宗忍痛割爱,在佛堂将其缢死。在回到京城之后,唐玄宗心中无限怨恨,凭栏远望,这真的只是一种巧合

品史君说

在品史君看来,预言终究是预言,真实性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了。诸位在阅读的时候,还请保持一个态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信则有不信则无。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你认为呢?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0)

大家喜欢

  • 李白最著名的诗 李贺十首有名的诗

    唐朝诗坛“三李”中,李贺的名字大名鼎鼎,他也是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诗风俊俏浪漫,对昏庸腐败针砭时弊,对下层百姓同情有加,诗歌格调清丽璀璨,在唐朝中期诗坛独树一格,具有开拓之…

    2021年11月28日
    42
  • 对影成三人的意思分享 对影成三人全诗李白

    李白的《月下独酌》有四首诗,这是其中一首中的名句,内容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意:我在花丛中手捧一壶好酒,独自酌饮没有一个知音。举杯邀请明月同…

    2021年11月26日
    114
  • 静夜思的赏析及感悟 李白静夜思赏析

    千年思续 ——李白《静夜思》品读 【诗意原文】 月光如水一般,洒向庭院角角落落,好似初秋夜晚,地面凝结一层寒霜。抬头仰望天空,月朗星稀寥廓高远,低首沉思良久,故乡可有月光如斯。 【…

    2021年11月25日
    127
客服
客服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