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李白翻译 鹦鹉洲李白赏析

文/顾无

【引觞漫谈】

李白、崔颢、黄鹤楼。

这三个名词引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大部分人估计也都听过。

李白登黄鹤楼,正好意兴大发想要赋诗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崔颢之前题在上面的诗,就是至今仍旧脍炙人口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李白一见到这首诗,瞬时间什么作诗的念头都没有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写,题在上面都比不过这一首诗的水平,乘兴而来,却是悻悻而归,这样的结果憋在李白的心里,自然是受不了的。于是李白暗里就开始和这首黄鹤楼较劲,一定要写出一首能和这首诗相媲美的作品。

在谪仙人的努力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委屈很快就洗刷掉了,因为他在另一次登高的过程中,写下了一首同样脍炙人口的《登金陵凤凰台》。

故事终究是故事,李白作这首诗到底是不是为了和崔颢争胜,现代的人也给不出确切的回答,不过他的文学水平和审美价值,倒是摆在明面上的。

【临其诗境】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几种说法,一个认为是天宝年间,745年李白被排挤离开长安,四处漫游的时候去到了金陵,另一种则认为是李白被流放夜郎,遇赦返回之后来到了金陵,总之已经是李白人生的后半段了,这首诗就很好的体现了李白成熟时期的诗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经典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条分缕析】

整首诗里,第一句给人的印象应该是最深的。14个字里用到了三个凤,两个凤凰,看似大犯忌讳,却丝毫没有重复的赘病,反而是构成了节奏上的高低起伏和音节的流转,读起来朗朗上口,视觉上也很有冲击力。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在此;如今凤凰已去,台子空荡荡,唯有一旁的江水不知道世事变迁,依旧在流淌着,奔腾着,像是时间在人世间的具象化显示。

从眼前的景象,李白想到了更久之前的事情。金陵曾经是六朝古都,烟粉之地,三国时期的吴,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经定都在这里。烟花之地的繁华自然不必多言,可是我们知道,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

乱世的繁华如同梦幻泡沫,看起来美好,实则一碰就碎,这六个朝代平均下来的寿命只有55年,岁月轮转,倏忽而逝。

李白第二句表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时过境迁的感觉,曾经吴宫中的奇花异草,早已经被埋在了尘土之下,晋代的衣冠,现在也成为了古老的丘山。

第三句写自然之境,青天与青山,水流与水中白鹭洲,清新自然,很有李白自己的特色,这两句在对仗上也是出乎意料的工整,看着诗仙李白在规规矩矩的律诗中辗转腾挪,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一句就到了全诗的总结,看过这么多,想了这么多,中心有所感。浮云遮蔽了太阳,我在此高处也见不到长安,这总是令人感到惆怅的啊。

这一句看似与前文的关系不大,略显突兀,然而这才是全诗的眼,前文几句,李白观古想今,囊括了宇宙之大,最后的落脚点,却定在了自己身上。

自己这一生啊,潇洒纵横,终究还是改变不了命运,想要完成的事业草草结束,无所用功的诗篇倒是写了不少。

此望长安,重重关隘浮云,我还能否,再临京城紫禁?

(0)

大家喜欢

  • 李白最著名的诗 李贺十首有名的诗

    唐朝诗坛“三李”中,李贺的名字大名鼎鼎,他也是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诗风俊俏浪漫,对昏庸腐败针砭时弊,对下层百姓同情有加,诗歌格调清丽璀璨,在唐朝中期诗坛独树一格,具有开拓之…

    2021年11月28日
    024
  • 对影成三人的意思分享 对影成三人全诗李白

    李白的《月下独酌》有四首诗,这是其中一首中的名句,内容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意:我在花丛中手捧一壶好酒,独自酌饮没有一个知音。举杯邀请明月同…

    2021年11月26日
    059
  • 静夜思的赏析及感悟 李白静夜思赏析

    千年思续 ——李白《静夜思》品读 【诗意原文】 月光如水一般,洒向庭院角角落落,好似初秋夜晚,地面凝结一层寒霜。抬头仰望天空,月朗星稀寥廓高远,低首沉思良久,故乡可有月光如斯。 【…

    2021年11月25日
    055
  • 李白的古诗分享 李白的古诗有哪些大全

    他,被称为“诗仙”,去世一千多年,依然让人念念不忘; 他爱写诗,余光中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他爱交友,点点心意,都在字里行间。 他叫李白。 作为中国人,没有人不会背李白的诗…

    2021年11月25日
    030
  • 菩萨蛮的意思及诗意唐李白 菩萨蛮李白翻译全文

    诗难确诂。许多古诗词,千古传诵,人人上口,似乎耳熟能详。但是若真正较真讲读求解,则其实知者了了,难得正解也。李白有一首《菩萨蛮》,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观诸群书则殊多妄解,失真义久矣。…

    2021年11月24日
    0137
  • 峨眉山月歌四首古诗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的诗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在公元724年,李白初次出蜀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丝毫没有堆砌…

    2021年11月23日
    0426
  • 灞陵行送别阅读答案 灞陵行送别李白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送别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前后,此时李白入长安已有一段时日。从诗意看,诗人所送的行者是一位遭受排挤、仕途失意之人,在诗人的寄寓中,有着政治的因素。李…

    2021年11月23日
    058
  • 李白梁园吟古诗分享 梁园吟原文及译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天宝元年(741年),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奔向长安。结果被唐玄宗“赐金…

    2021年11月23日
    069
  • 李白的登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

    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把最经典的古诗词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古诗词的力量与芬芳,在吟诵鉴赏中志存高远、陶冶情操。让我们传承经典,引领未来! 今天,由著名…

    2021年11月22日
    064
  • 李白资料大全详细 李白简介及人生经历

    李白之名高千古, 万古风流谁能及? 醉后成书天下名, 诗书流传永相随。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2021年11月22日
    0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