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诗意思和解释 清平乐诗意简短20字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这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德寿宫庆寿口号》,从诗中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盛装活动中,最显眼、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官帽上戴着各色各样鲜花“牡丹芍药蔷薇朵”的各个大臣官员们。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宋朝的历史文化的话,一定欣赏不了男子戴花这样的审美情趣。然而这就是确实存在于宋朝的一种文化现象:男子簪花(簪花指将花簪戴在头发上或者插在冠帽上)。

关于男子簪花,最早在唐代时就有记载,如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只是到了宋朝后,男子簪花的风尚才被推向极致,并成为宋朝人人崇尚的时尚潮流。如《东京梦华录》里记载,汴京大街上“游人如织,子弟多有簪花者。彼女子争睹围观者众,有甚者,窃羡之,低蛾眉,其状若狂”。可见,在宋朝男子簪花的审美不仅被大众认可,还能招来女子的青睐艳羡。

其实,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就详细地为读者描述过宋朝男子对簪花的钟情:“大名府小押狱蔡庆‘生来爱戴一枝花’,虽然专司行刑的‘刽子手’,但却喜爱打扮,人称‘一枝花’;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浪子燕青‘发边长插四季花’;阮小五‘鬓边插朵石榴花’。”

所以在宋朝的民间,簪花的男子随处可见,对于他们来说,簪花是一种美的时尚,是值得炫耀之事。既然乡间百姓都如此肆意的簪花装扮,可想而知宋朝皇帝对于这一时尚的提倡和鼓励。众所周知,宋朝皇帝中最潇洒风流的莫属宋徽宗了,据说宋徽宗每次出游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想当然,所有的随从官员和侍从也都赐花簪戴。

尽管宋朝人人都可以簪花,但是宋人并不是随心情或是喜好来随意簪花的,其中还有一定的讲究说法,《梦粱录》中记载:皇帝祝寿御筵毕, “赐宰臣、百官及卫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后罗花亦赐百官”。所以,在宋朝,朝臣所簪之花有官次、品级,有颜色、品种、数量、式样、材料之分。由此可见,表面上看男子簪花是嘻哈取乐,但真正的内涵却是宋朝严苛礼仪制度的体现,是君与臣民之间既定的等级尊卑的强化。

宋廷专门规定,皇帝赐花百官,以罗花最贵,宰执以上官方可得之,以罗花最贵,宰执以上官方可得之;栾枝次之,赐以卿监以上官;绢花赐以将校以下官。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

不过再严格的关于簪花的规章制度,也丝毫未能影响宋人的簪花兴致,宋朝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所以簪花也成为了这些文人士大夫们联络朋友、举行宴会的习俗,如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的关于“四相簪花”的典故:相传韩琦在扬州任太守时,官署后花园中有一种叫“金缠腰”的芍药,韩琦便邀请王珪与王安石等四人一同参加宴会赏花,饮酒闲聊之际,韩琦剪下四朵金缠腰在每人头上插了一朵,此后的三十年中,这四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为此,簪花还成为了官运亨通的祥瑞吉物。

韩魏公庆历中以资政殿学士帅淮南。一日,后园中有芍药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上下红,中间黄蕊间之。当时扬州芍药,未有此一品,今谓之“金缠腰”者是也。公异之,开一会,欲招四客以赏之,以应四花之瑞。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不过,芸芸宋人中想必还是有不喜欢簪花的男子吧,但是如果是皇帝赐花,即使不喜欢簪花也得忍着心中的不悦,毕竟皇家所赐之物意味着皇权的恩宠,意味着无上的荣耀。

而在大宋,大臣们就得常常迎合皇帝的赐花兴致,皇帝喜爱簪花,他也会时不时的在宴会上赐花给大臣“金杯酒,君王劝,头上宫花颤”。而为了彰显对皇帝的恭敬,大臣们也就必须把所赐之花插到头上,并要戴着回家。所以那些不喜欢簪花的男子即使心中不快也得戴着所赐之花,否则就会被弹劾揭发。如《宋史》中记载:“庆历七年,御史言:‘凡预大宴并御筳,其所赐花,须戴归私第,不得更令仆从侍戴,违者纠举’ ”。

那么宋朝的簪花之风如此盛行,自然鲜花的市价也就被相应抬高了,据《西湖繁胜录》记载:“钱塘有百万人家,一家买一百钱花,一早卖一万贯花钱”,虽然这个数据有些夸张,但还是说明了花卉价高难求。此外,鲜花也极易受损和凋谢,基于这两方面的弊端,后来朝廷宴席赐花逐渐把真花改为生花(假花),而宋徽宗更是详细制定了佩戴生花的规则:“保镖要戴翠叶金花;接待辽使,要戴绢帛花;朝廷例行举办的春秋大宴,要戴罗帛花;上元游春小宴要戴滴粉缕金花”。

不过无论是鲜花还是生花,宋人的簪花热情依然不减半分,并逐渐形成了人人喜爱的“一年景”花冠:“桃杏花、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色”。

对于宋朝男子簪花的风尚,如果你已觉得耳目一新的话,那么宋朝女相扑更会让你大开眼界。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相扑,只是人们称其为“角抵”或是“角力”,到了宋朝后,才被正名为相扑,并且此时的相扑表演也被推向高峰,当时坊间还出现了诸如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一批女相扑竞技高手,《武林旧事》中称她们为“女飚”。对于民间如此热闹欢腾的相扑表演,我们的皇帝也会常常屈尊驾临民间一睹为快。

据说嘉佑七年正月十八日,正值上元节,宋仁宗驾临宣德城门观看百戏表演,在众多表演中,宋仁宗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女子相扑,表演结束后,他还亲赐银绢予以奖励,此后,宋仁宗转为相扑粉丝,只要是举行百戏表演,这位皇帝的兴致就只在女相扑表演上,并一而再地给予奖励,不过他的这一特殊喜好立刻遭到司马光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劝谏。

宣德门者,国家之象魏,所以垂宪度,布号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臝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陛下圣德温恭,动遵仪典,而所司巧佞,妄献奇技,以污渎聪明。窃恐取讥四远。

若旧例所有,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令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若今次上元,始预百戏之列,即乞取勘管勾臣僚,因何致在籍中,或有臣僚援引奏闻,因此宣召者,并重行谴责,庶使巧佞之臣,有所戒惧,不为导上为非礼也。

面对如此大篇幅的谏言,宋仁宗只得有所收敛,其实当时的女相扑的主要任务只是热场,她们负责为男相扑正式比赛制造气氛,提升人气,而只要这些女相扑登台,立刻会引发众人的叫喊声、嬉笑声,也就达到了人气高涨的效果,但是堂堂一国皇帝竟然青睐这样低俗的表演,自然遭到群臣的反对,为此自宋朝之后,女子相扑的传闻也日渐消失。

了解了宋朝的男子簪花和女相扑表演的文化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有趣味、诗意浪漫的朝代,而如此别具一格的赏心悦事,又如何不让人向往呢?

(0)

大家喜欢

  •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

    2022年3月15日
    0412
  • 激励努力上进的文言文名句 励志文言文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5…

    2022年3月15日
    01.2K
  • 买椟还珠文言文寓意及赏析 买椟还珠译文

    买椟还珠原文 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

    2022年3月15日
    0171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赏析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2022年3月15日
    0224
  • 完璧归赵原文及翻译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文言文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

    2022年3月15日
    0525
  • 投笔从戎翻译及赏析 投笔从戎文言文

    【成语】投笔从戎 【释义】戎:军旅。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

    2022年3月15日
    0993
  •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 养竹记文言文阅读译文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

    2022年3月15日
    0769
  • 五官争功文言文翻译 五官争功小古文

    五 官 争 功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

    2022年3月15日
    02.4K
  • 赵襄主学御翻译赏析 赵襄主学御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襄主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③与子期逐④,三易⑤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⑥,术⑦未尽⑧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⑨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⑩于车,人心调⑪于马,而后可…

    2022年3月15日
    01.1K
  • 三人成虎寓意及道理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庞葱与太子①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

    2022年3月15日
    01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