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中的有关记载翻译 新五代史伶官传翻译

今天我们来讲《古文观止》的第一百六十七篇文章《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欧阳修写的一篇历史评论,要是作为一个故事来讲,我把它命名为“三箭报父仇,一朝失江山”。

欧阳修既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曾经与宋祁等人合作编写了《新唐书》,还独立创作了《新五代史》一书。他在史籍中不仅记录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还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了非常精辟的概括和总结。《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就是欧阳修对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xù)的评介。

在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李存勖就是其中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勇猛善战,文武双全,长于谋略,唐朝末年,随父征战四方,屡立奇功,堪称一代枭雄。他最后建立了后唐政权,做了开国皇帝。他在位的后期沉湎于声色,重用戏曲演员为官,猜忌杀戮功臣。另外,他还犯了许多其他致命的错误,最后众叛亲离,死于部下哗变之中。欧阳修对他大起大落的人生遭遇充满了同情,并借此总结出了一些历史教训。

李存勖在历史舞台上最为耀眼的经历是从他为父报仇开始的。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也是一位久经沙场、颇有功勋的大将,他在患病临死前,把儿子李存勖叫到床边,拿出了三支箭,对李存勖说:儿子,你爹我死不瞑目啊,因为有三个仇敌没有消灭,难解我心头之恨哪。这三个仇敌就是后梁的朱温、燕王刘仁恭、还有契丹国那伙人。朱温固然是我的死对头,燕王和契丹这两方更可恨,他们原来都是我的朋友,后来背叛了我,与朱温联合起来对付我,你一定要替我报仇啊。说完,李克用就咽气了。李存勖含着眼泪从父亲李克用手中接过了象征着三个仇敌的这三支箭。紧咬牙关,脸色铁青。他命人把这三支箭放到家庙中,插在父亲李克用的牌位前面。以后,每当出征打仗时,就专门指令一名士兵从家庙中取出这三支箭,放到锦囊中背在身上,随军出征。有这三支箭在,李存勖就感觉父亲临终的目光随时都像鞭子一样抽到自己身上,复仇之火让他浑身是胆、勇往直前,挥师杀敌,所向披靡。每次打完胜仗凯旋,他就命令把这三支箭放回家庙原处,以告慰父亲的魂灵。就这样,天祐十年(公元913年)十一月,李存勖亲率大军,出征燕国,攻破幽州,俘获燕王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并把他们五花大绑押到父亲李克用灵前杀掉,完成了复仇第一箭的使命。天祐十四年(公元917年),李存勖命令手下符存审、李嗣源、阎宝统领大军在幽州城外,大胜契丹军,斩杀契丹将士数以万计,缴获牛羊、辎重无数,完成了复仇第二箭的使命。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十月,李存勖指挥大军攻破汴州城,后梁末代皇帝朱友贞(朱温已死)被迫自杀,后梁正式被李存勖灭掉了。李存勖把后梁君臣的首级装在盒子里送到了李克用灵前用来祭奠父亲,完成了复仇第三箭的使命。

此时此刻,李存勖大仇已报,江山已定,独揽天下,傲视天地,顾盼自雄,可谓风头正劲。谁知,自从李存勖坐稳江山以后,他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开始过起太平盛世的享乐生活。李存勖平素酷爱戏曲,还极为宠信宫中的戏曲演员(又称伶人),并破格加以重用,有一次,他竟然任命伶人陈俊、储德源为刺史(市长),而当时,许多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将领都没得到刺史的职位,他们对此愤愤不平。在李存勖的纵容下,宫中这群平常地位极低的戏曲演员(伶人)摇身一变,身价百倍,飞扬跋扈,随便出入宫禁,肆意欺凌大臣,群臣敢怒而不敢言,有些大臣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以保富贵平安。下面的藩镇节度使也争相用重金对伶人行贿。在这些伶人中,有一个名字叫做景进的,李存勖把景进视为亲信,命他去刺探群臣的言行,景进借此屡进谗言,干预朝政。文武百官对景进都是又怕又恨。久而久之,君臣离心离德,已成定势。而李存勖本人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后来,李存勖部下的一名无赖军卒皇甫晖,因为在军营中赌博输了钱,于是聚集一群军卒开始发动叛乱,叛乱愈演愈烈,变得不可收拾,李存勖大怒,连忙派兵前去镇压叛乱。谁知,派去镇压的军队也在半路上哗变了,并和叛军联合在一起造反了。曾经叱咤风云、势不可挡的李存勖最后变得众叛亲离,他含泪割发并立下誓言要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可惜,这次命运没有再一次眷顾他,最后,他死于“兴教门之变”。李存勖亲手提拔的一名伶人郭从谦(艺名“郭门高”)率众趁乱造反,打进皇宫,烧毁了兴教门,此时李存勖身边只剩下了十几名近臣,一代英豪竟然死在乱箭之中。

关于李克用留下三支箭的典故,有些历史著作和历史学者也曾经提出过不同见解,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做深入探讨了。关键是欧阳修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彩,短小精悍、意味深长、警策动人。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唉!人事的兴衰,虽说是取决于天命,但有时也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研究一下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经历,我们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据说,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临死前,把三支箭送给了李存勖,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帮忙树立起来的,契丹曾经与我结为兄弟,可是后来燕王和契丹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王。这三家都是我的仇敌,交给你三支箭,你不要忘记替你爹报仇啊。”李存勖把三支箭收藏在家庙里。以后每次出兵打仗,李存勖便派手下的官员,用猪羊去祭祀父亲,从家庙里恭恭敬敬地取出箭来,用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等到得胜归来时再把箭放回家庙。

当李存勖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押送回来时,用木盒装着梁国君臣的首级走进家庙时,把箭归还到父亲李克用的灵位前时,他告慰父亲大仇已报,当时,李存勖的气势是多么雄壮啊。可是,当父仇已报,天下已定的时候,竟然因为一个无赖小子在夜里狂呼乱叫,就四下大乱,李存勖慌张派兵东进平叛,半道上平叛大军竟然一哄而散,李存勖与大臣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甚至到了挥刀断发,对天发誓,泪洒衣襟的可怜境地。多么衰败啊!难道说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这么容易就丢掉了吗?其实,从头到尾都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尚书》上说了:“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谨慎才能得到益处。”忧虑辛劳才能使国家兴盛,吃喝玩乐必定会葬送自身,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呀。

因此,一个人气势兴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英雄豪杰谁也打不过他;等到他气势衰败的时候,几十个戏子演员就能把他围困在中间,最后身死国灭。所以说,灾祸总是在你不注意的地方积累起来的,智慧总是在你迷恋某种事物时就被蒙蔽了。不仅仅是戏子误国误人,迷恋其他事物时也要警惕啊!

主讲人——

  刘鹤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辽宁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渤海大学中外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0)

大家喜欢

  •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陋室铭刘禹锡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

    2022年3月15日
    0276
  • 激励努力上进的文言文名句 励志文言文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 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糵禅师 5…

    2022年3月15日
    0984
  • 买椟还珠文言文寓意及赏析 买椟还珠译文

    买椟还珠原文 出处或作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

    2022年3月15日
    0116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翻译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文言文赏析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

    2022年3月15日
    0168
  • 完璧归赵原文及翻译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文言文翻译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

    2022年3月15日
    0392
  • 投笔从戎翻译及赏析 投笔从戎文言文

    【成语】投笔从戎 【释义】戎:军旅。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

    2022年3月15日
    0536
  • 养竹记翻译及原文 养竹记文言文阅读译文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建善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

    2022年3月15日
    0292
  • 五官争功文言文翻译 五官争功小古文

    五 官 争 功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

    2022年3月15日
    01.4K
  • 赵襄主学御翻译赏析 赵襄主学御文言文翻译

    原文 赵襄主①学御于王子期②,俄而③与子期逐④,三易⑤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⑥,术⑦未尽⑧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⑨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⑩于车,人心调⑪于马,而后可…

    2022年3月15日
    0862
  • 三人成虎寓意及道理 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原文 庞葱与太子①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

    2022年3月15日
    01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